宮廷納紗繡
納紗繡,又稱戳紗繡、打點繡,是世界上久負盛名的繡種之一,它是以純天然的桑蠶絲為原料,全手工地在方格紗網面料上一針一針數紗而繡成的。它平行于經線或緯線,酷似織錦,構圖飽滿,色澤艷麗,富有極強的立體感和裝飾感,是一種裝飾性、欣賞性極高的藝術品,它體現了中國手工藝者的聰明才智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眾所周知,中國的刺繡品歷來是高貴的象征,而納紗繡的精湛技藝使其毋庸質疑的成為了刺繡藝術品中的佼佼者,明清時代常為皇家所用。
是一種以極細密的真絲篩絹作地,有規律地按紗眼用各種顏色的繡線手工戳納花紋的刺繡技法。針路規律勻整,花紋凸出,有強烈的織紋感和裝飾效果。納紗所使用的材料包括:符號圖、專用篩絹、繡線、繡針、繃架,以及其他一些輔助工具。納紗的底布稱為篩絹,由蠶絲織成,強度高,不易變形。納紗繡線一般為純棉質地,色彩自然柔和,不易褪色。常用的有數百種顏色。
納紗繡的基本針法就是在每個篩絹的交叉點上繡上不同顏色的線,一幅完整的納紗作品是由成千上萬個繽紛的繡點組成的。在一平方英寸的篩絹上,通常要繡制1000至2000個繡點,也就是說,每平方厘米面積的納紗圖案要繡制300多針,而且需要頻繁更換不同顏色的繡線。一幅大尺寸的納紗繡作品通常由數十萬個繡點,100種以上的繡線組成。據統計,一名最熟練的繡工,一天也僅能繡制3平方英寸左右。一幅50平方英寸的納紗作品大約需要繡制兩個月的時間。納紗繡工藝之精湛、繁復由此可見一斑。
納紗繡在世界上久負盛名,在17、18世紀曾風靡整個歐洲上流社會。奧地利女皇瑪利亞•特蕾西婭(Maria Theresa)對納紗繡推崇備至,并為納紗的普及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F存的納紗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奧地利維也納宮廷生活及其后人茜茜公主的畫像。
在中國,類似納紗繡的針法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現,到明清時得到極大發展,稱之為“納繡”。這種工藝被大量地用在了皇帝和皇后的繡龍朝袍和王公、大臣的朝服上。因此,納紗繡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濃厚的貴族氣質和皇家氣派。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納紗繡片生產基地,擁有為數眾多的納紗繡工。她們將幾千年的傳統刺繡與歐洲古典納紗工藝相結合,海納百川,推陳出新,創作出題材廣泛,姹紫嫣紅的納紗作品。
中華老字號懋隆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業經營納紗制品的外向型企業,4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納紗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對外貿易 ,產品遠銷歐美、日本及國內各地。在繼承中西方傳統納紗工藝的基礎上,融合了現代時尚的設計元素,創立了藝術性與實用性完美結合的“金針納莎”品牌, 開發出以晚宴包袋、納紗盒、納紗裝飾畫以及皮鑲納紗制品等。
Copyright © 2018版權所有 玄憬龍 粵ICP備20027875號 技術支持:鳳星科技